专题栏目
知识产权商标侵权技术转让品牌加盟
加盟合同侵权调查股权纠纷房屋地产
公司破产企业重整企业转让招标投标
投资融资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国际贸易
海事商事婚姻继承劳动争议民事诉讼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法律顾问
拆迁补偿交通事故行政诉讼 
网站纲目
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5号为例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新运用

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5号为例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新运用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基本形态,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限责任,即公司拥有独立于股东的财产,并以自己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而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刺破公司面纱”,或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情形下,为了防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暂时的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打破股东的有限责任。2005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首次承认了这一制度,即第二十条第三款所述之“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和第六十四条所述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从上述条文的字面上看,《公司法》目前还仅适用于股东与公司独立人格混同的情形,而针对同一股东控制下的兄弟公司之间滥用公司独立性的情形,尚未涉及。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31日发布的指导案例15号“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诉成都川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则首次打破了我国“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仅就股东与公司之间混同适用的情形,将兄弟公司也纳入了承担债务连带责任的范畴。

案情介绍

本案原审法院为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告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机械公司”),被告为成都川交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交机械公司”)、四川瑞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路公司”)、成都川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交工贸公司”)与王某某等人。本案原告徐工机械公司与被告中的川交工贸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由于被告拖欠货款,原告遂诉至法院,并将与川交工贸公司关系较为密切的川交机械公司、瑞路公司及王某某等人一并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川交工贸公司赔偿所欠货款,川交机械公司、瑞路公司对其承担连带责任,但驳回了原告要求王某某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随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川交机械公司与瑞路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依据

  本案的裁判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三家公司之间人员、业务和宣传上的交叉引起的财产难以区分,是否会导致其丧失独立人格,构混同;二是如果其构*人格混同,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徐州市中院和江苏省高院作出了统一的判决:

  首先,法院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规定确定本案被告三公司丧失独立人格。虽然该条规定并未明确何种情况公司丧失独立人格,但显然指明了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能独立承担债务的前提是有独立的财产。而本案被告三公司相互间财务、人员交叉,账户不加区分,无法指明其独立财产,进而可以被认定为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构*人格混同。

  其次,法院比照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和《民法通则》第四条的规定,要求被告三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川交机械公司、瑞路公司虽然不是川交工贸公司的股东,但三公司业务、财务、人员混乱,虽然名义上合同相对人是川交工贸公司,但实际决策和履行无法证明是由川交工贸公司独立完成的。三公司的这种行为已然构成了利用公司法人地位逃避责任,与《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了主体要件不符外,完全相同,而法院根据《民法通则》的诚实信用原则比照适用,从逻辑上看也是合理的。

启示

  (一)本案对于适用“刺破法人面纱”的意义

  事实上,本案并不是第一起让关联企业间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件。2008年,由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终审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与四川泰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泰来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泰来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就曾做出过类似判决。但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在这起案件的判决中使用的是“装饰公司、房屋公司、娱乐公司表面上是彼此独立的公司,但各公司之间已实际构成了人格混同。其行为,违背了法人制度设立的宗旨,违反了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损害了债权人利益。因此,原审法院判令装饰公司的债务应由娱乐公司和房屋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的表述。这一表述说明该案判决的作出所依照的法条是《民法通则》第四条“诚实信用原则”而非《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由此可见,即使上述案件判决时,新《公司法》已经修订颁布三年多,在与法条规定不完全契合时,法院仍避免适用“刺破公司面纱”制度,而宁愿选择适用民法的基本原则。虽然从判决结果来说,这两起案件十分相似,但指导案例15号直接比照适用《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作出判决在实践“刺破公司面纱”这一制度上仍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二)“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的拓展适用

  从制度本身来说,最传统、最典型的“刺破公司面纱”的形式应当是让股东对其所控股的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上文所述的两个案件,让关联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是对这一制度的变通适用,而在“刺破公司面纱”历史更加悠久,发展更为全面的英美等国,对这一制度有着更多领域的适用。这些适用对于我国未来公司法领域的诉讼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要做到谨慎适用“刺破公司面纱”制度,还需要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要件。

  目前,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是一条十分原则化的规定,对具备何种条件方能适用“刺破公司面纱”的表述还是一片空白,急需填补。例如,《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强调了“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但对于什么行为会构成“滥用”却没有明示。在指导案例15号中,判决以《公司法》第三条“公司需有独立财产”为标准,认为本案被告三公司在人员、业务、财务上相互交叉,无法确定其各自的财产界限,因而认定其不具有独立的财产,进一步认定其丧失独立人格,可以“刺破”公司的“面纱”。从本案的情况来看,这样判决似乎并无不妥,但这一案例并不能确定在今后类似案件的审判中,何时可以认定一家公司丧失其独立人格,何时需由股东或关联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就法律本身来说,明确“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的适用要件是确保这一制度不被滥用的关键。

  (四)对未来公司设立的影响

  现实中,基于方便业务开展、公司上市等商业原因,一些公司有时会选择设立另一家公司,后设立的公司与原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方面往往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种行为本身并不违法,在现实中也十分普遍。我国虽然不是一个判例法国家,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其势必会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判决产生影响。加之我国目前对于适用“刺破公司面纱”的要件规定不明,未来公司在进行这类设立活动时,应当对此加以考虑,并保持人员、财务、业务、资产独立,避免过多的交叉及混乱,以规避未来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法律时事以维护自己或企业的合法权益,请关注微信订阅号“法律圈”或微信公众号“广东迅法律师事务所”或添加微信好友“迅法律师”  法律咨询电话:13822183313  固话:020-83821185 

 
律师办案集,广东迅法律师事务所
地址:广州市华乐路53号华乐大厦1103室(地 铁五号线淘金路A出口,花园酒店东侧) 电话:020-83821185 020-83820905 传真:020-83820939 邮编:510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律师所证号:24401200930032310 迅法律师网 律师服务监督电话:020-83821935
Copyright 2008-2009 广东迅法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42230号-2 隐私声明
广东律师事务所,广东专业律师,广东房产纠纷案件,广东合同律师,广东企业法律顾问,广东知识产权顾问,广东法律顾问律师
广州律师事务所,广州专业律师,广州房产纠纷案件,广州合同律师,广州企业法律顾问,广州知识产权顾问,广州法律顾问律师